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校史馆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专题列表 > 校史馆 > 校史钩沉 > 史料选辑

前黄中学的文化缘源--状元杨廷鉴故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webmaster  发布时间:2009-09-21  浏览次数:

  杨廷鉴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状元,武进前黄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月一直是个空白,1995年版《常州市志》没有介绍他。近几年全国呈现出状元、进士热,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是对海外广播频道,其《走遍中国》栏目深受国内外中国人的喜爱,该栏目在介绍中国名城时往往把一座城市历朝出的状元、进士数进行统计,以示该地文化之昌盛。的确,状元毕竟是中国科举考试的顶尖人物,全国每三年才出现一位,中国从隋朝开始科举考试以选拔人才,在1400年间也仅产生了约600位状元、10万进士、百万举人。有的资料说是700位状元,常州在这期间也出了多名状元,仅在明清两朝就出了5位。近据家谱收藏家朱炳国所藏《毗陵杨氏宗谱》卷16,由状元杨廷鉴的儿子杨大鲲、杨大鹤撰写的《显考修撰公行状》载:状元杨廷鉴生于明万历癸卯(即1603年)10月27日辰时,卒于清康熙乙巳(即1665年)正月28日,享年62岁。
  杨廷鉴字冰如,号静山,是关西夫子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杨震33世孙杨士英于南宋绍定年间自江西临川移居前黄,世代耕读传家,他“自幼习勤苦,不好鲜衣纨绮”,1630年参加乡试,这时杨廷鉴已以才品为常州公认第一,声名日噪。他跟随著名政治家、礼部尚书孙慎行和副都御史张清惠学习经史,刻苦钻研,尤以树立品节敦励廉耻为第一义,1642年杨廷鉴公车北上参加会试,正值张清惠特召入京,于是师生乘船并进,张对杨说“科名君自有之,吾辈相期更有远大于此者”。1643年是明朝的最后一次会试,相传杨赴京时绕道河南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家孙奇峰,遇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是被迫留在军中为农民军写“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粮”等标语。后来杨廷鉴寻机脱身。8月参加廷试,杨廷鉴在太和殿回答皇帝提问时有“取士先品行,而后文辞,用人贵朴诚而贱浮,竞论邪正,不论门户……”崇祯帝深加叹赏,亲擢第一,授翰林院修撰。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相传李自成不信任明朝降官,欲用1643年会试中式的年轻进士,杨廷鉴作为状元当然为李自成所重视。明亡后,杨廷鉴葡匐三千里,艰险备尝,九死一生,屏息乡居,有说他曾在清初为官,这些都未见载入史书和地方志书,家谱也未记载。1646年,清廷特召杨廷鉴入京为官,杨引疾不赴。1650年,洪承畴推荐杨廷鉴为官,杨以母忧未满推辞。1652年顺治皇帝每见内院及待从大臣或杨廷鉴的常州籍同乡、同年反复询问杨廷鉴的病情,欲请杨出山为官。这时杨廷鉴的儿子大鲲在翰林院供职,顺治帝向杨大鲲了解其父的病情,再次请杨廷鉴出任清朝官职,杨廷鉴以病推托,拒绝出山,这时杨已厌薄功名。杨廷鉴在常州闲居养病期间为常州做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事,现仅举2例。明末清初鼎革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常州府学、县学停办,学舍颓废,杨廷鉴发起募捐,将常州府学、县学修缮一新,使学生能正常入学。1661年常州大旱,饥民饿莩盈路,杨廷鉴提议知府设立粥厂多处,城市设在寺院空地,乡村设于里社公所,他还亲自指授救灾民的方法,以防拥挤脱漏,以1662年春至夏共150天,“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杨廷鉴轻财好施,乐善不倦,他在常州民间有很好的口碑,在京的常州籍官员赞诵他,以为活佛度世,称他为山中宰相,杨廷鉴为此已“殚精耗神,筋疲力竭,不可复支”。1665年正月28日,杨廷鉴不幸病逝,享年62岁。据家谱记载,杨廷鉴捐馆(去世)之日,常州城“里巷息舂,一郡罢市,儿童妇女野哭巷祭,即舟帆过我武进莫不太息坠泪”。
  明万历年间,常州府曾建“先贤祠”,定常州先贤自季札以下69人,后增至泰伯以下至百人,原有“布衣高玑,谢应芳,朱昱”三人被撤,苏轼、杨时等外籍人士入选,这百贤包含常州府属8县贤人,但独孤及,萧统未能入祠,大学者李兆洛曾建议萧统入祠。清同治年间曾重修“先贤祠”,祠设在今局前街小学东南角,原龙城书院故址,杨廷鉴位于第97位。过去常州的一些文人对杨廷鉴入先贤祠持讥讽态度,无锡人作诗嘲曰“贤字须教认得真,忠臣两字写分明,自从静老归祠后,不写忠臣写又臣。”现在常州的一些文史学者就据此认为先贤祠在无锡,这是很荒廖的,常州是府,无锡是县,这先贤祠当然在常州,怎么会跑到无锡去呢?常州文史学者吴之光先生对先贤祠作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我们要客观地评价杨廷鉴,杨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经历,况且还有待考证这些经历的真实性,杨廷鉴在李自成农民政权做过事,他的心灵受到农民军的洗礼,这是一件好事,他在清初短期为官,只是传说,他到底任何职,史无记载,好象杨廷鉴只有自尽,才是明朝的忠臣。才是唯一的选择。对杨的讥讽,是封建文人的正统思想在作崇,本不足为怪,这都不应是杨廷鉴的污点和贬低他的理由,我们应该铭记,杨廷鉴作为状元却为常州人做过的许多好事。

状元后裔
    常州的杨姓堂号中,以四知堂最著名。本文主人公杨守玉正是四知堂的后裔。
    四知堂的堂号,源于东汉太尉杨震清白自守,拒绝馈赠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的故事。杨震被誉为关西夫子。杨守玉的堂兄杨肖刍曾有一枚图章,文曰“关西夫子五十四世孙”,杨守玉的侄儿杨鸿基也藏有一枚“关西夫子五十五世孙”图章。杨家上辈传下来的一些古书如《孙子兵法》等,还盖有此章。杨守玉的堂祖父杨炎,官至尚书,传世的书法作品上留有“关西夫子之裔”的墨迹。杨肖刍亲笔留下的遗嘱中有“十条”戒训,无一不是以“四知”的事迹精神鞭策后人,以效法其清白家风。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杨氏由山西迁到常州。杨氏迁入常州后,家族中出了一名状元——杨廷鉴。
    杨廷鉴,字冰如,号静山,少年时即有文誉,明崇祯十六年(1627)中状元,著有《东皋草堂集》20卷及《群书通解》等。杨廷鉴中状元后,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特在常州前黄建寺,取名景德寺,取景尚大恩大德之意。晚年回归故里后,杨廷鉴谢绝交游,但凡有办学、济灾之事则尽力相助。
    杨廷鉴与吕宫是僚婿状元(姊妹之夫谓之僚婿),吕宫,清顺治丁亥状元,授修撰,累官宏文院大学士,太子太保,著述甚富。
    清朝乾隆七年,杨廷鉴之孙杨述曾中榜眼,任翰林院侍读,奉旨编修《御批通鉴辑览》。此时,杨家在常州城内文庙附近修建了状元第及榜眼第,杨氏子孙都住在离文庙不远的状元第里。文庙里的大匾上写着全县状元以下到举人的名讳,杨家高中状元和榜眼的人在匾上都有记载。
    上世纪三十年代,侵华日军进入常州城,看到杨宅大门上的大匾标明“状元第”及“榜眼第”,敬个礼不进去就走了,两旁的房子均被烧,但状元第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文革中,屹立数百年的状元第古建筑被拆。
    距文庙状元第约一里远的北后街顾家弄,也是杨家的祖居老宅。清咸丰年间,杨兼湄由常州西门外南河沿迁到此地,当时属庄家所有,约有百余间,庄家本是杨家亲戚,杨兼湄从庄家买下了此处房产。据说,当时杨兼湄已基本交清了房资,但未做房产交易手续。不久太平天国军队进城,把那片房产烧光,于是,杨、庄两家就平分了地皮,各自起房造屋,传续子孙。
    北后街的杨家房宅造得很大很威武,一进正门写着“清白家声远,弘农四知堂”,二进是轿厅,三进是花厅,四进、五进、六进是大厅,后进是正房,其它尚有许多厨房、书房、厢房、下房等,共百余间,并有后花园。
    杨兼湄的儿子杨向畴曾任福建省道台,掌管全省煤矿事务,死于任所,娶夫人刘氏及小夫人数人,有三子,即同桂、旭初、紫衡。杨向畴之四弟杨尚云,终身未婚,未做官。是享誉大江南北的书法家,喜爱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字,以写“二王”字体闻名。
    杨同桂随其父杨向畴在福建为官,从事煤矿事务,英年早逝,死于任所,尚未过门的夫人卞氏获知杨同桂死讯后,抱牌到杨家成亲,是常州府出名的贞节烈妇。常州府知府和武进县知县每次经过杨家门前均下轿致敬。
    杨肖刍是二房杨旭初的长子,过继给长房同桂为子。杨肖刍对卞夫人十分敬重,在遗嘱中训导子孙说:“为人子者,当以父母之心为心。”
紫衡是杨向畴的幼子,本书主人公杨守玉的父亲。据杨肖刍之重孙杨德天1998年在《常州杨氏豫立堂家谱追录》一文中记载:“杨紫衡,商人,先配夫人史氏,即‘七君子’史良的姑姑,继娶夫人刘氏,即画家刘海粟的姑姑,妾陈淑芬。只有一女(守玉)。”
    史良,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司法部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
    杨守玉,原名杨韫,字瘦玉、冰若,后自己改字守玉,是杨紫衡与刘氏所生女,也是杨紫衡唯一的后代。杨守玉秉承了杨氏先辈诸多优良品行:才高、清廉、重孝、刚强。

附:

常州状元趣谈•杨廷鉴赶考遇“闯王”

朱达明     05-09 14:58

编者的话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起,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末科考试止,历时1300年,产生700多名状元。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士人谋求出路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就是人们常说的

“考状元”。明清时由皇帝在太和殿主持,所以又称“廷试”,中者称为进士。考官从进士试卷中选出10份优秀的,初步确定名次呈皇帝亲自审阅,皇帝审阅完毕便拆开弥封,亲自裁定并填写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点状元”。
    常州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唐、宋、元、明、清共出进士1546名,仅北宋大观三年(1109)一科进士中常州就出了53名。常武地区共出状元9名(加上金坛4名,溧阳1名,常州共有状元14名),清代名诗人龚自珍作诗喟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我市的前后北岸明清时期进士成群,大家云集,杨廷鉴、吕宫、赵熊诏、庄培因等四人是从这里起步走上全国的科举场并夺魁中状元的,可谓是“状元街区”。
    数百年来,常州的状元们有不少有趣的奇闻逸事,我市多年从事文史工作的朱达明先生写成一组《常州状元趣谈》,本版从本期起刊登,以飨读者。

    明崇祯十三年(1640)初,杨廷鉴进京赶考。他绕道河南辉县夏峰村,拜谒父亲的好友、理学名儒孙奇峰。孙奇峰见这位世侄远道前来问学,便与他彻夜长谈,精心辅导。如此数日,杨廷鉴获益匪浅,遂告辞北上。
    一天,杨廷鉴正行途中,忽闻马蹄声响,只见一杆杏黄大旗,上书一个“闯”字风驰电掣而来。原来河南大部分已落入李自成之手,今天廷鉴遇到的是闯王亲兵的哨营。一个头目盘问几句,知他是赶考举子,不由分说,将他拉上马裹腋而去。
    下午,探哨领杨廷鉴来到亲兵头子张鼐帐中,张鼐系李自成义子,一身红衣、一脸杀气,端坐帐中,杨廷鉴见此,吓得不敢入内。“请先生帐内叙谈”,杨廷鉴听声音,倒还算客气。“听说先生是个赶考举子。”杨廷鉴胆怯地漫步入内。“回将军,是!”张鼐又道:“先生可知朱家江山气数已尽,即使金榜得中,又能有几日显赫?我劝先生留在军中做个幕僚,草个文字,写个诏书,待父王打进京城,定能讨个官职,不强于及第乎?”说罢,不由分说,令亲兵带廷鉴出去安排食宿。杨廷鉴哪敢说半个不字,急忙叩谢不杀之恩。原来张鼐在为李自成网罗人才。
    自此,杨廷鉴在军中住下,吃喝都有人送入帐内,每天只需写几张“均田免税”、“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的标语。杨廷鉴在李自成军中呆了一年。这时,监视他的亲兵已经放松。
    一天,因久攻开封不下,张鼐召亲兵去搬火药,杨廷鉴趁机择路而逃,闯军因腹背受敌,匆忙撤离,无暇顾及杨廷鉴,杨廷鉴得以脱身,逃回常州。
    转眼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又是京城会考之年。杨廷鉴在父亲陪同下,趁船走运河水道北上,不出半月便到了京城。参加考试,旗开得胜,会试得中。3月15日殿试,居然夺魁,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父亲欣喜若狂,大宴亲友,可杨廷鉴却一点也快乐不起来,他知道大明社稷已岌岌可危,江山易主已时日不多。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王。2月,便兵分两路直趋北京。3月18日,李自成已扬刀立马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登上煤山,终于把头伸向搭在老槐树上的白绫套中……
    城破后,杨廷鉴以炭黑涂面而逃,但还是被张鼐的亲兵抓获认出,责问他何以在开封私下逃走。杨廷鉴支吾道:“当时情况紧急,将军已走,自己怕乱军之中遭到不测,便辗转逃归故里……”张鼐把杨廷鉴荐给李自成。李自成诏杨廷鉴回宏文馆仍任修撰。以后,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杨廷鉴又归顺了清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