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校史馆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专题列表 > 校史馆 > 社会聚焦 > 媒体报道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坚持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育量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webmaster  发布时间:2009-04-23  浏览次数: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坚持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纪实


            立足于发展  着眼于未来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坚持教师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纪实

             曙天、魏轩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这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近几年又在自己的履历上书写了一连串的光荣:连续获得省模范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先进集体、省科研先进集体、省先进党建等等一大批荣誉称号;高考本科录取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连续5年本科录取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数、理、化、生、计算机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和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三年来有90多人获得全国一等奖,有20名学生被保送进北大、清华、南大等著名高校;筹资逾亿元建造了省前中分校,优质教育资源造福万千学子。省前中以永不停步的创新实践、永居前列的办学业绩,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信赖。而促使这一切成功的背后,是省前中半个多世纪以来传承不息的先进理念——以教师的成功造就学生的成功,以学生的成功铸造学校的辉煌,把培育名师视为办学之本,把促使青年教师成材视作学校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基础和源泉。
    一、成就学生,先要成就教师。培育高素质的师资群体是省前中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不竭动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清醒地认识到,优秀教师群体对学生成长和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省前中在这方面优势明显的话,那是因为她培养师资的理念超前和实际工作中始终不渝的坚持。早在1993年,省前中就推行“一证报到制”,只要是学校需要的优秀教师和师范毕业生,仅凭大学毕业证即可来校工作。近几年,学校每年要到北师大等名牌大学遴选优秀毕业生,目前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外地优秀教师有65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稍稍了解省前中的人,都知道她的教师校本培训极具特色。每年的青年教师“三立”(立志、立业、立功)座谈会,都是师德师魂的再一次铸造;每年的学术论文报告会,都是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展示;每一届多媒体课件评比,都是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这里有非常明确的师资培养目标:每学期上好一堂公开课,读好一本教学理论著作,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两篇;5年教学、班主任工作双过关,10年成为市级教学骨干,15年成为市学科带头人,20年成为教育家。这里有极其灵活的教师激励机制:公平竞争,择优上岗,以德才论英雄,以实力坐位子。去年8月,省前中举行了第二届中层干部竞聘,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优化学校管理的同时,也对全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这里有成效显著的青蓝工程:每年教师节,省前中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师徒对唱,教学相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师傅们倾心传授下,一批年轻教师技艺日精。工作仅四年的孙煜老师在江苏省音乐学科青年比武课上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杨阳、管友立老师辅导学生竞赛,2001年有7人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其中4人进入江苏省前20名,被保送清华、南大。
    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名师更是成批涌现。目前省前中一线教师195名,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育专家1名,省中青年专家1名,特级教师3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7名、青年骨干教师19名,区学科带头人6名、青年骨干教师14名,3位教师获教育硕士学位,38位教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教师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富有朝气,如此阵容,这在全省重点中学中当是名列前茅。2002年省前中被评为“省优秀教师群体”。也就在这一年,占地250亩、规模宏大、设施先进、集现代化与园林化于一体的省前中分校全面启动,扩招14个班级。有人怀疑省前中师资是否会跟得上,但现在一走进省前中分校,这个疑虑就烟消云散了,就是这些勤于钻研、善于育人、乐于奉献、敢于开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使省前中本部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理念在分校得以传承和发扬,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称颂。对此,省前中校长邹兴华如此认为:“学校长盛不衰的根本就是要把师资建设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省前中建分校、扩班级、上规模,发展办学事业,声誉日盛,多年来的实践归结一条,这就是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二、科研兴教,课题研究为先。不断完善的研究性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为教师成长成材构建了坚实的创新平台。
    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是众多学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成才,全面促进教师成长。省前中积之多年的实践经验是:推进教育科研,打造专家学者型教师;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研究性教学,达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省前中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了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到1996年学校成立教科室,重点推进两支教研队伍建设,一是科研骨干队伍,二是群众性科研队伍。事实上这两支队伍后来涵盖了95%的教师和所有学科。以邹兴华校长的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发端,九五期间,省前中立项并结题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5个、常州市级课题4个,其中有7个课题分别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奖。目前学校又已立项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5个,常州市级课题9个。近3年,教师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360多篇,出版著作20多部。
    这些课题、论文、论著都是先进教学理念和自身教学经验相碰撞的思维结晶,对教学实践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作用。比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提出了“分阶段要求、分层次教学、双循环上升”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这一成果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同时也奠定了省前中“培优”和“托一把”工作的思想基础。1996年开始的省级课题《优化高中课程结构的研究》,就从改革必修课程、完善选修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发展校本课程、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优化高中课程结构等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省前中有一个多媒体沙龙,沙龙里会集了一批现代教育技术高手,这其中,陈国祥老师的网络课教学在全省较有名气;张明老师主攻程序设计,他主持的“省前中网站”曾经在常州市各类学校参评学校网站中获得第一名;赵克己主要负责学生计算机奥赛,成绩突出。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难题,思考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为他们创造一切便利条件,抢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孔建华副校长担纲的国家级课题《中学教学多媒体课件开发与研究》历时五年,在课件设计、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大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使省前中成为江苏省3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之一、江苏省5所受教育部表彰的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突出学校之一。在今年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比中,省前中庄晓蓉老师的网络课获得了江苏省特等奖、全国一等奖。近3年来省前中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达150多个,其中50多个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教师提着笔记本电脑上课是最寻常不过的。
    教育科研是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游弋,现代教育技术则为教研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2002年4月,省前中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请华师大更系统地指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同时,学校设立学术津贴,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探索,加强研究性教育教学,从而促使广大教师尽快站到学科前沿。
    三、校本培训,首在创新学习。坚持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中达到造就优秀教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理想彼岸。
    有学者认为,未来社会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对手学习得更快。省前中坚信这一理念,采用各种途径来实现教师发展第一的办学思想。一是“送出去”。除了38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外,还有3人脱产读研、2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人赴新西兰学习、13人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二是“请进来”。省前中与南大、南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学期都要请这些学校的教授、博导来省前中,系统地讲授先进的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于是,著名的新课程教育专家钟启泉、崔允 教授等都走进了省前中的学术报告厅。
    “送出去、请进来”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省前中最注重的还是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培训。学校在大力推进以提高教师自我素养的“形象工程”、旨在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青蓝工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名师工程”和让教师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之外,学校最常抓不懈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是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创新为参照的教师教育能力的综合提高。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这是省前中教师对自己事业的最新理解。
    创新学习的因子无时不在校园中流淌。省前中长久以来推行“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暗合了新课程的许多理念。早在两年多前,省教科研协进会来省前中开会,学校提供了32节实验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省前中人显得非常从容。这里的学生早已领略到了新的教学风景: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如《常州历史名人故居调查》、《常州旅游资源的调查》等等,甚至有三篇研究性学习论文还入选了省中小学教学教研室主编的高中教材《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一书;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如“唐宋诗词评析”、“书法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广告艺术”等等,学校每学期会提供40门这样的选修课;他们还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走近网络课堂、电子阅览室等等……
    这一切需要的是教师知识的更新、思维的开放和理念的创新。省前中教师正是根据这一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主动求知路上的导学者,努力成为站在时代前沿的具有开放意识的教育者。教师个人网站“语文教育网”、“语文教学之友”曾被教育部新闻主管期刊《网络科技时代》作专门介绍。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红楼驿站》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专题网站展评中获优秀特色网站奖。

    省前中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农村中学,她的前瞻性和现代性令人惊叹,获得显著成绩也就是必然的了。仅在2002年一年中,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6人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全国五大奥赛有24人获得了江苏省赛区一等奖,有14位同学获得高校保送生资格,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面积的成材。2002年高考,省前中再次获得全面丰收:557位学生达本一、本二分数线,其中410位学生达重点大学分数线,147位学生获得600分以上的高分。我们相信,在成就学生的同时,省前中一大批老师也会更加快速成长起来。我们更加相信,有着如此优秀传统和教师群体的省前中,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