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收藏

当前位置: 课程教学 > 信息化 > 文章阅读

信息化支撑学科学习范式转型

发布人:陈国祥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


信息化支撑学科学习范式转型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一、拟解决问题

拟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学校信息化不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现状,在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和学科评价改革方面的支撑能力不足,结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学科通用型解决方案、学科特色应用系统建设和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建设,有效支撑学科高水平发展,促进学科学习范式转型。

二、推进过程

1.支撑学科发展的学校信息化建设

从学校、学科、学习三个层面进行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学校层面主要以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虚拟与现实融合,开启智慧教育的新范式》重点子规划为依据,重点开展网络安全、统一认证、平台建设、系统整合等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移动办公、课程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后勤、学习空间等五大生态系统。2019年成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具体包括:(1)智能化的空间服务;(2)网络化的课程教学管理;(3)通用型教学支撑系统建设;(4)校本化的资源建设。

image.png 

2.高水平学科发展中心规划与建设

遵循高中办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学校的具体校情,我们把“聚力学科育人 培养时代青年”作为下一阶段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工作的聚力点。希望通过学科发展中心的建设,变革学校组织方式和治理体系,提升学科地位和学科领导力,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跨学科融合,从而强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转型、教师发展、校本研修等,聚力学科育人,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22日,全校召开学科发展中心启动仪式。2021年1月30日,召开学科发展论证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我校开展学科发展中心建设工作的意义与价值。2021年3月,学校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等12个学科发展中心,确立了学科发展的三大目标:即高品质的学生成长、高质量的学科课程和高声誉的领军教师。

具体内容包括:1)共同愿景立目标;(2)丰富课程融五育;(3)教学改革提质量;(4)专业生活促发展;(5)高端项目显特色;(6)基地建设拓资源。

3.符合学科特色的学科信息化解决方案

从学科课程图谱、学科特色资源、学科典型教学模式、学科基地建设和学科高端研究项目等方面形成学科信息化解决方案。

语文、外语学科整合图书馆、国学馆、外文馆和线上资源,贯彻“一个经验”的教学思想,构建引人入胜的语文课堂,开展全球胜任力培养

数学学科依托学科教室,开展信息技术持下的数学推理思想研究,构建深度学习模式。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科学素养培养为目标,整合“环境•生命”课程基地和“启•创”物理实践课程基地,建设智慧云实验室和STEM课程中心,物理学科构建5E生动课堂,化学学科开展论证式教学,生物学科开展主题式情境教学,形成“启智行道:物理实验教学探索育人二十年”、化学系统思维、生物场域学习等一批高端研究项目。

技术学科,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5G实验室等项目,建成通用技术与劳动教室,实行“创新、实践、发明”一站式的人工智能教育。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学科,建设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延陵春秋博物馆、地理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等活动场景,开展“延陵春秋”课程、思想政治整体性教育、地理学科大观念教学等教学模式研究,打造触动心灵的思想政治课堂、基于历史主题意义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评一致性地理课堂等教学模式。

艺术学科突出“雅美”育人,体育学科形成“健体”育人等特色,围绕着中国传统书画、戏剧特色课程、排球传统项目智慧乐跑等学科高端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学科研究的品牌与特色。

4.促进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项目推进

细化课程实施过程,以教-学-评一致性、追求深度理解为目标,整合育人目标,构建素养导向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系,形成“模块——单元——课时”教学尺度。创新开展三类设计,将教学设计、学习设计和评价设计进行适度整合,指导老师开展双评价设计,指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设计。倡导生成课堂模式,形成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理解性建构、表现性评价四大操作环节。形成反馈驱动机制,开展学习指导,促进学生的成长性反思,形成包括作业、考试在内的评价连续统

image.png

学校引入会课平台,开展教学评一体化项目,系统推进课程纲要、单元-课时设计、作业设计、考试管理等全方位教学改革。形成总量控制、资源入库、校本作业、标签体系、作业分析、个性化推题等作业管理流程,每道题都设置情境类、知识点、技能项、水平级四类标签。加强考试管理,根据“一核四层四翼”,设置情境载体、必备知识、关键技能、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考查要求和学业水平等六类标签,通过标签研制,提高命题水平和考试分析质量。

三、阶段成果

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思政育人特色学校,高中思政整体性教学模式获省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

2022年,学校全球胜任力项目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重点项目。

学校开展的教-学-评一致性项目,2020年高标准通过省前瞻性教学改革结项评估。

2021年省教育厅对我校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工作,顾月华厅长对我校课程实施情况给予高度评价。我校课程改革经验在全省迎接新高考工作会议上进行现场交流,并在《江苏教育报》上全文刊发。

2021年物理学科的物理实验改革三十年项目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化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相关教学成果获一、二等奖。

2022年成为江苏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校。

2019年成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2022年成为江苏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相关案例入选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实验项目。

2021年江苏省陈国祥网络名师工作室成立

四、辐射效应

学科建设经验在全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轮值活动中进行专题汇报。

黄惠涛校长的《高品质高中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一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21年第24期。

五、存在困难与下阶段计划

1.学科进展不平衡。理科推进较快,文科还有待检验。拟进一步研究人文学科的信息化运用,提高范式的代表程度。

2.已经具备教学评一体化分析的技术准备,需要在学科评价的创新性、精准度和颗粒度上下功夫。拟进一步梳理学业质量评估规范,提高研究品质。



Baidu
map